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学术思想 >>何立群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

糖尿病肾病

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, 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。糖尿病是以高血糖和高血糖继发的脂肪、蛋白质、水、电解质紊乱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,隶属于中医学“消渴”范畴,消渴病日久不愈,久病及肾,肾阴亏虚,不能化生阳气,阴阳俱虚,故发为糖尿病肾病。根据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不同,可分别归属于中医学的“尿浊”、“水肿”、“关格”等范畴。其病机为本虚标实。

(一)脾肾亏虚是糖尿病肾病发病的重要基础。《灵枢?本藏》云:“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”,说明消渴病患者肾脏虚弱,容易发生肾脏并发症,强调了发病的内因。消渴病之病因,首先与先天禀赋有关,脏腑虚弱,尤以肾脏素虚,是发病的重要内在因素。饮食失节、过食肥甘醇酒厚味则是发病的直接因素。 《素问·奇病论》谓:“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,肥者令人内热,甘者令人中满,故其气上溢,转为消渴。”其次长期的情志失调、过度劳欲亦可导致该病的发生。消渴的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、燥热偏盛,以阴虚为本,燥热为标,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。病变脏腑主要是肺、脾、肾,其中肾脏最为关键。由于阴阳互根,病程日久,阴损及阳,阳气无以化生,最终导致阴阳俱虚。消渴病日久伤及脾肾,脾气虚无以转输水谷精微,则水谷精微下注膀胱;肾气亏虚,失于封藏,精关不固,固摄无权,致膀胱开合不利,气化失常,而见尿浊;气阴两虚,阴损及阳,脾肾阳虚,脾阳虚则转输运化水液无权,水湿内停,肾阳虚则不能蒸腾气化,水湿蕴结周身而发为水肿;脾肾衰败,先天之精不足,后天气血生化乏源,不能濡养诸脏,故糖尿病肾病是以脾肾两虚为根本,最终导致脏腑气血阴阳俱衰的病证。

(二)痰瘀内阻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。“至虚之处,便是留邪之地”,一旦形成了正气亏虚的病理基础,多种病理产物便开始产生。气虚运血无力,阴虚血行滞涩,以及阳虚寒凝均可形成血瘀证,糖尿病患者常病情缠绵,时轻时重,精神抑郁、情绪障碍、肝气郁结会导致疏泄失常,气机阻滞,血液运行不畅,亦可导致瘀血内停。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,衣食住行改善,运动减少成为肥胖及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的直接原因。中医学将肥胖责之于脾虚,古人曰“胖人多痰湿”,属脂膏聚积体内,痰湿为患。痰浊形成的成因可归纳为:糖尿病初期燥热,热灼津液,炼津成痰;糖尿病进一步发展,燥热伤阴而致阴虚,虚火,灼液为痰;糖尿病由阴虚发展为气阴两虚,气虚不能行津,津停为痰;糖尿病日久,阴损及阳,阳虚失于温煦,液凝为痰。脾为后天之本,主运化而升清,当各种原因致脾失运化,初期水谷不能化生精微而酿生痰浊,痰浊内阻,中焦气机升降失常,脾气受损,脾功能障碍加重,而出现脾虚湿盛、本虚标实之证,瘀血、痰浊不仅是病理产物,同时亦可作为致病因素,影响该病的发展与转归。明·赵献可《医贯》云:“痰也,血也,水也,一物也。”这就是所谓的痰瘀同病,痰瘀同源,亦是消渴病辨证中不容忽视的病理因素之一。糖尿病肾病之痰浊、瘀血作为病理产物一经形成,即可成为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。瘀血阻气碍津,化热伤阴,使糖尿病肾病之消渴加重,瘀血阻滞于肾,阻碍气化,使肾主水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,导致水肿发生,如唐容川论述:“瘀血化水,亦发水肿,是血瘀而兼水也”;痰浊阻塞经络,壅滞气血,又成为引起和加重血瘀证的要素;痰浊壅塞三焦,阻碍气机,影响气化,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加重。痰湿蕴结日久,而化热生毒,浊毒上逆,可引起神志不清、恶心呕吐等症状。瘀血痰浊阻塞肾关,使肾主开阖之职失常,致使精微失摄而下泄,形成蛋白尿。痰浊与瘀血是糖尿病肾病病变过程中的病理产物,它们一经形成又交互为患,并可与脾肾亏虚互为因果,使病情呈恶性循环式加重。因此,痰瘀内阻贯穿糖尿病肾病全过程,是导致糖尿病肾病发生、发展的重要因素。

(三)“气阴两虚,阴损及阳,阴阳两虚”是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病理机转。糖尿病肾病的病机是在不断变动发展的,糖尿病的基本病机是肺、胃、肾三脏灼热伤阴所致,糖尿病日久, 不仅阴伤, 气亦暗耗,临床上以气阴两虚表现最为多见,有以气虚偏重, 有以阴虚偏重, 气阴两虚偏气虚, 可以转化为脾肾气虚;气阴两虚偏阴虚, 可以转化为肝肾阴虚。阴津愈耗,阴伤耗气,气虚失摄,精微外泄,则出现尿多尿浊;久则阴损及阳,阴阳两虚,精微下泄愈多,水湿气化不利,水液潴留,泛溢肌肤,可致尿浊与浮肿并见;病情继续发展,肾体劳衰,肾气失司,气血俱伤,血脉瘀阻,浊毒内停,则诸证迭起,最终导致肾气衰败,五脏受损。临床上必须抓住其动态演变规律, 顺应疾病本身的动态变化灵活辨证论治,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,切不可僵化于某一种证型。

(四)治疗以益气养阴、补肾活血为本,重视温阳。糖尿病肾病的病机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,在早期以阴虚为本,日久耗气,致气阴两虚;到病变后期阴损及阳,阴阳俱虚。气虚运血无力,阴虚血行涩滞,久病入络皆可形成血瘀。瘀血既是糖尿病肾病的病理产物,同时又是新的致病因素,贯穿于本病始终。因此,治疗糖尿病肾病当以益气养阴、补肾活血为要。水为阴邪,得阳始化,体内积聚的水湿痰瘀及病理产物属于阴邪范畴,唯有温肾阳,促进水湿邪毒蒸发代谢,才能改善机体功能;人体之阳气具有温煦推动脏腑形体功能及调摄气血津液代谢的功能,阳气健旺,水道通调,则水随气行,故何立群教授认为在糖尿病肾病的各个阶段均应佐以温阳药。张景岳云:“善补阳者,必于阴中求阳,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,善补阴者,必于阳中求阴,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。”阳虚是本病气阴两虚发展的必然结果,所以及早应用温阳药物治疗糖尿病肾病亦符合张景岳“阳中求阴、阴中求阳”之理论。何立群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基本方由太子参、生黄芪、生地黄、黄连、泽兰、鹿角片组成,方中太子参、生黄芪益气养阴,生地黄甘寒养阴生津,泽兰活血利水,鹿角片温阳,既有阳中求阴,又有防止疾病传变至阴阳两虚之意,具有“未病先防”之义,少佐黄连清热,以防温热太过。

(四)善于祛风。糖尿病肾病临床常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和浮肿,肾虚失固、精微下泄是蛋白尿的基本病机,风邪是蛋白尿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。风为百病之长,风善行而数变,与糖尿病并发症多、糖尿病肾病病情进展快的特点相类似。风邪袭表,既可致太阳气化不利,又可循经入里伤及肾。太阳膀胱及肾的气化失常,致水湿泛溢、精微不能固藏,产生蛋白尿和浮肿。风对肾之功能的影响,正如《伤寒杂病论》中提到: “风为百病之长……中于项,则下太阳,甚则入肾”。,何立群教授早在20 世纪 90年代,在治疗肾病综合征时,就以“四蚕汤( 蝉衣、蚕茧壳、僵蚕、蚕砂)”为基础辨证加减,获得良好的疗效,基于中医对风邪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认识,结合临床经验,何立群教授又逐渐将此方引入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的治疗。方中蝉衣疏风清热,僵蚕祛风化痰散结,蚕茧壳祛风利水化瘀,蚕沙祛风除湿。四味药皆性咸,而咸能入肾; 既能祛外风,又能搜内风; 既有引药入肾之意,又能起到通络化痰、利水化瘀之效。另外何立群教授还喜用藤类药如青风藤、海风藤、雷公藤等,搜风祛邪,使邪去正安,精微得藏,尿中蛋白得消。

病案举例

例1:患者黄××,女,58岁,2017年4月11日初诊。主诉:血糖升高8年余,伴蛋白尿2年。现病史:患者8年余前因尿频尿急在当地医院就诊,检查发现血糖升高,空腹血糖8.8umol/L,餐后2小时血糖 14 mmol/L,糖化血红蛋白8%,予饮食控制及适度运动,以及口服格列齐特、二甲双胍等药物,血糖控制不佳。2年前发现泡沫尿,查尿常规示:蛋白++,红细胞1-3/HP,肾功能正常,改予格列喹酮、阿卡波糖降糖,并间断服用中草药及肾炎康复片等治疗,平时随访空腹血糖大约控制在7~8 mmol/L,餐后2小时血糖 10~12 mmol/L。近两周患者觉腰酸乏力,查尿常规:蛋白++,红细胞0-2/HP,24小时尿蛋白定量1.6g,肾功能:肌酐68umol/L,尿素氮6.5mmol/L,空腹血糖7.8mmol/L,餐后2小时血糖11.2mmol/L,糖化血红蛋白7.3%。现症见:口干咽燥,腰膝酸软,心烦,纳食一般,夜寐欠安,泡沫尿,夜尿三次,大便干结,舌质暗红,苔薄,脉细数。西医诊断: 糖尿病肾病;中医诊断: 尿浊,证属肾阴亏虚,固摄无权。治法:滋阴补肾、祛风固本。

处方:太子参15g、生黄芪30g、生地黄15g、丹参15g、知母12g、牡丹皮12g、牛蒡子12g、蝉衣6g、僵蚕9g、青风藤 15g、金樱子30g、酸枣仁12g、佛手12g。每日 1 剂,水煎服,分 2 次温服。 ×14 剂。

二诊:上方服用 14 剂后,患者诉泡沫尿减少,腰膝酸软、口干咽燥较前减轻,仍觉心烦,夜寐不安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尿常规示:尿蛋白+,红细胞0-1/HP。治守原法,加山栀子12g。 ×14剂。

三诊:上方续服 14 剂后,患者诸症好转,舌淡红少苔,脉细。

后以原方随症加减,随访至2017年7月25日,复查尿常规示:尿蛋白(+-),红细胞0-2/HP,24小时尿蛋白定量0.7g,肾功能:肌酐66umol/L,尿素氮6.2mmol/L,空腹血糖6.9mmol/L,餐后2小时血糖9.9mmol/L,糖化血红蛋白6.9%,患者自觉无明显不适,纳眠可,少许泡沫尿,大便调。

按:糖尿病肾病是从糖尿病发展而来的,糖尿病属中医“消渴病”的范畴,消渴本系阴虚燥热,若迁延日久,治不得法,或失治误治,则阴津愈耗,若肾阴不足,肝失所养,常致肝肾阴虚,阴虚火旺之证;阴伤不止,同时耗气,则成气阴两伤之候;气虚失摄,精微外泄,则出现尿多、尿浊。风为百病之长,常兼他邪致病,风为阳邪,易袭阳位,并由表入里,直中伤肾,伏于脾肾,脾失升清,清气下降,肾失封藏,精气下泄,导致蛋白尿的出现。糖尿病肾病患者多有颜面和肢体浮肿,有泡沫尿,遇外感受风而复发或加重,这些都是“”风伏肾络”的表现。方中太子参、生黄芪益气养阴,生地黄甘寒滋阴补肾,知母、牡丹皮、牛蒡子疏风清热,蝉蜕、僵蚕、青风藤搜风祛邪,使邪去正安,精微得藏,金樱子固精缩尿,丹参活血,全方共奏益气养阴,补肾祛风之功。

例2:患者王××,男,71 岁,2016年10月20 日初诊。主诉:发现血糖升高10余年,伴蛋白尿4年。现病史:10余年前患者体检发现血糖升高,空腹血糖约9mmol/L,餐后血糖13mmol/L,予口服格列齐特等降糖药物,血糖控制不佳,6年前改予诺和灵30R降糖,随访空腹血糖控制于6~8 mmol/L,餐后2小时血糖 8~10 mmol/L。4年前因尿有泡沫,检查发现蛋白尿,尿常规:蛋白++,红细胞0-3,予黄葵胶囊、肾炎康复片等中成药治疗。近一年泡沫尿逐渐增多,并反复出现双下肢水肿。2016年10月10日查空腹血糖7.2mmol/L,餐后2小时血糖10.3mmol/L,糖化血红蛋白7.2%,尿常规示:蛋白+++,红细胞2-3;24小时尿蛋白定量3.25g,肾功能:尿素氮10.2 mmoL / L,肌酐146umol / L,尿酸498umol / L。现症见:腰膝酸软,倦怠乏力,纳眠可,双下肢水肿,泡沫尿,尿量少,大便调,舌质紫黯,苔薄白,脉沉涩。既往有高血压史8年余,平素测血压150/70mmHg左右。西医诊断: 糖尿病肾病,高血压病;中医诊断: 水肿,证属脾肾阳虚,兼有血瘀。治拟温补脾肾,活血利水。

处方: 党参30g、生黄芪30g、白术15g、茯苓15g、车前子15 g、石苇15g、泽兰12g、丹参15g、黄连6g、鬼箭羽15g、仙灵脾12g、鹿角片12g。每日一剂,7剂。

二诊:服药7剂后,患者腰膝酸软、倦怠乏力症减,舌质紫黯,苔薄白,脉沉涩。以原方为基础加减治疗。

一月后患者腰膝酸软、倦怠乏力明显好转,下肢水肿减轻,继予原方随症加减,随访至2017年1月19日,患者双下肢浮肿消退,复查尿常规蛋白+,红细胞(-),24小时尿蛋白定量1.82g,肾功能:尿素氮8.6 mmoL / L,肌酐102umol / L,尿酸457umol / L,空腹血糖6.9mmol/L,餐后2小时血糖9.2mmol/L,糖化血红蛋白6.9%。

按:患者年过七旬,脾肾渐虚。脾为后天之本,脾主运化主升清,具有将饮食水谷化为精微物质,并经脾气升清散精作用将精微物质输送至心肺,通过肺朝百脉,进而为全身各脏腑提供物质能量的作用。正如《素问·经脉别论篇》所云:“饮入于胃,游溢精气,上输于脾,上归于肺,通调水道,下输膀胱,水精四布,

五经并行。”若脾不升清,便可致精气下泄而形成蛋白尿。“肾为封藏之本,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。”肾虚封藏失司,固摄无权,膀胱气化失常,也可见蛋白尿;脾阳虚则运化水液无权,水湿内停,肾阳虚则不能蒸腾气化,水湿内蕴而发为水肿。方中党参、生黄芪、白术益气健脾;车前子、石苇化湿利水;丹参、泽兰、鬼箭羽活血利水;仙灵脾、鹿角片温补肾阳;少佐黄连清热,以防温热太过。全方邪正兼顾、标本兼治、寒温并用,疗效显著。

Copyright  ©  2020-   何立群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  All Rights Reserved.

地址:上海市黄浦区普安路185号住院部15楼何立群办公室   联系人:陈刚、张昕贤   电话:021-53827368